一、今年以來南沙區主要氣候特點回顧
今年以來(截止3月26日)我區平均氣溫為17.5℃,較近十年平均偏高0.5℃,降水量為69.7毫米,較近十年平均(211.1毫米)偏少近7成。2024年11月28日-2025年1月22日連續56天無降水,根據氣象干旱監測,2025年1-2月我區達到中旱等級。3月4-6日、15日兩次降水過程后,氣象干旱有所緩解。
二、2025年汛期氣候趨勢預測
(一)前汛期降水和“龍舟水”
預計4-6月累計雨量大致為570~640毫米,較近十年平均偏少1~2成;“龍舟水”(5月21日-6月20日)累計雨量為240~280毫米,與近十年平均持平。
前汛期降水過程大致發生在:4月上旬中后期、4月中旬中期、4月下旬初、5月初、5月中旬前期、5月下旬前中期、6月上旬后期到中旬前期、6月中旬末、6月下旬后期。降水集中期內發生暴雨內澇災害可能性較大。
(二)后汛期降水和臺風
預計7-9月累計雨量大致為800~880毫米,較近十年平均偏多2~3成。
影響我區的臺風個數大致為3-4個,與近十年平均(3.8個)持平,強度略偏強。初臺出現時間將略早于多年平均(6月24日),終臺接近多年平均(10月4日)。
三、關注與建議
預計,2025年我區汛期呈現前旱后澇態勢,極端氣候事件
可能多發,需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的中、短期天氣預報,積極做好防御工作。
1.降水集中期內可能發生持續性極端強降水事件,需防范強降水可能造成的城市內澇、山體滑坡等災害,特別關注城市內澇引發的交通擁堵、地下車庫被淹、人員被困、商鋪受浸、電力通訊設施受損等不利影響,有關部門應提前布防做好應對措施。
2.汛期強對流天氣頻發,注意防范雷電、短時強降水、雷雨大風、冰雹、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,需特別關注短時雷雨大風可能帶來的廠房工棚、臨時構筑物、戶外廣告牌、樹木等倒塌風險。
3.預計年內有強臺風影響的可能,臺風帶來的大風、暴雨和風暴潮將影響海陸空交通、港口碼頭、海防堤壩和建筑工地安全,要注意防范珠江水倒灌和漫頂風險,做好道路綠化樹木、建筑物、廣告牌等的防風加固工作以及城市內澇防御工作。
2025年3月2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