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霰雪紛其無垠兮,云霏霏而承宇”(屈原)。
許多市民1月24日一大早被噼噼啪啪吵醒,起來驚喜地發現汽車和地面上出現了許多小冰粒,12:15分,海珠、番禺、天河、黃埔等地又開始下起小雨,間中飄起了雪花。據全市氣象觀測網顯示,2016年1月24日凌晨,全市出現大范圍降霰天氣現象,城區飄雪花為建國以來首次。專家翻查歷史記錄,類似霰的固態降水天氣廣州出現過三次,最近一次觀測到固態降水天氣現象是1983年1月22日發生在從化,稍早為1971年1月30日花都出現冰粒, 1967年12月29日,從化、花都有雨夾雪記錄。雪花許多人見過,比較容易分辨,但霰、米雪和冰粒則不容易分辨,氣象專家解釋說,它們之間還是有分別。霰是由云中的冰晶與冷卻水相碰合并而成,云滴很小與冰晶接觸時本身含有的空氣還來不及逸出,幾乎被凍結,凍結了的云滴還含有很多的氣泡,它們之間還存在著空隙,因此霰看起來不像冰粒那樣透明堅硬,而是疏松易脆且不透明。霰在下降的過程中接觸云滴的機會較多,且不停地轉動,所以它常呈圓錐形或球形下降,直徑在2—5mm,常降自積雨云或層積云,氣層不太穩定。米雪的形成過程基本上同霰,只是它很小的時候空氣就托不住了,直徑一般小于1mm,由于個小身輕,下降時均勻,緩慢稀疏,與雪有著白色不透明著硬地不反跳的特點。冰粒是由于雪在下降的過程中,如果溫度較高,部分雪花就可能融化成水滴,遇到強的氣流把它重新帶到空氣中去重新凍結再降到地面,它是透明的丸狀或不規則的固態降水,較硬,著硬地一般反跳,若被碰破則只剩下冰殼,直徑小于5mm,常降自雨層云、高層云或層積云,氣層較穩定。據了解,受到本次寒潮影響,今天早晨從化市溫泉鎮大嶺山林場錄得全市最低氣溫-4.8℃,廣州城區錄得最低氣溫1.7℃,預計全市最低氣溫出現在25日早晨,市區最低氣溫可降至0℃,并伴有結冰,從化北部山區可降至-5℃以下并伴有冰凍。27至29日又將有一次大雨局部暴雨的降水過程。